補教、教育訓練業者西進,如何確保自身競爭權益


台灣這10年來,陸續有許多發展出自我風格的補教業者、教育訓練業者考慮走出去,尤其是西進,更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市場。然而,失敗的故事、侵權的故事,也聽聞的多。在這裡提供一些實戰經驗,分享與參考。

與其做書面知識推演,不如來看看戰場上發生什麼事,以下是幾個場景:

一、台灣做的好,直接抄過去。這又有抄品牌,或是抄教材的情況。

二、和你接觸談合作,談不成便抄襲。合作過程的實地查核(Due Diligence),考驗應該揭露多少?保留多少?

三、合作關係無法繼續,成果被收割。面對大資本,初期未完整設計擴展機制,導致成果遭稀釋,甚至強佔。

面對這些具體狀況,單一智慧財產權策略並不能完整保障權益,但要讓您失望的是,也不一定有什麼絕對的包套方案,來確保永久的競爭優勢。但依據個別不同情況,及您設下的商業目標,有些是可以做的:

一、想不清楚前一定要先做的: 商標註冊、著作權盤點與整理存證。

品牌(商標)是初心者一定要有的概念,第一個最容易被抄走的也將是品牌。在還沒形成成功商業模式時,請花小錢先註冊品牌。品牌註冊策略上,以主要商品類別先註冊,隨商業布局方向擴展。品牌註冊動作,一定要先於實際商業投資。品牌註冊是小錢,一旦被搶註,我方的品牌就無法進入,挑戰對方品牌有效性(可能是虎視眈眈者,也可能是所謂"品牌蟑螂"),花費的成本高非常多倍,而且有難度,不一定會成功。

補教及訓練業者另一個重要工具,就是教材與模式。這個部分,常發生的爭議是,究竟誰是原創者?建議留下完整創作歷程資料,以備日後不時之需。如果是著作權,基本上是不需要登記、註冊,但仍應注意留下完整創作歷程;但也有些模式(以電腦輔助學習為常見),有機會發展成專利,這些部分,在初期資金未必充裕情況下,可以先選擇核心部分,做專利申請。

二、面對該環境特性,做出最適合的布局。

補教及訓練事業,其實個別優勢模式並不相同,無法一概而論。有些是以品牌為大宗,預期將來可以發展連鎖事業,此時,應該著重於品牌(商標)之註冊,適度擴大註冊範圍。

如果涉及實質內容,例如著作權,甚至是核心技術,例如專利,建議在與投資人進行接露前,先完成自己的盤點作業,包括專利申請。須了解,專利一旦送件申請,即已經搶先取得申請日,這在日後遇到投資人談判不成意圖抄襲時,將可以著作權、專利侵害角度處理,發揮關鍵作用,業者不宜為投資金額所迷惑,在完成切實盤點與布局前,貿然過度接露核心優勢項目。

三、侵權處理。

對於彼端智慧財產權侵害之環境,各界各有看法,批評聲浪多。依據從1999年起多次親訪當地之觀察經驗,必須說,固然問題仍多,但說此部分是彼端發展極為快速、進步飛快之領域,並不為過。切勿認為盤點、安排、註冊、申請意義不大,當地對於知識產權(即我們說的"智慧財產權")保障,進展飛快。該市場是大陸型市場,與台灣消費市場習慣不同,本世紀前十年,多重視"行政查處",認為比司法行動來的有效,但近十年,跟其他法治國家相同,司法維權,已經成為重要手段。舉例來說,商品在淘寶、天貓大量出現,其實已經發展出一些有效處理模式,但須尋得能正確提供處理經驗者才行。

處理成本上的預估:

此類事項之處理成本,預防永遠低於後端爭端解決。台灣的商標註冊,一個商標一個類別,花費不到萬元台幣;台灣的專利申請,多僅落在數萬台幣;其他部局安排及法律諮詢,花費也僅在數萬台幣之譜。彼端的商標註冊,與台灣差異不大,但因涉及兩地花費,總花費較台灣稍高;專利申請,可能較台灣稍高,但幅度並不呈現明顯的意義;法律諮詢,差異較大,但基於多年觀察及建議,宜考慮與台灣近似甚至略高之服務,較佳,但關鍵,仍在於找到正確的處理渠道,而這只能靠經驗。